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大全 > 爱国诗词现代简短_爱祖国的现代诗分享

爱国诗词现代简短_爱祖国的现代诗分享

句子大全2024年10月27日浏览次数:

《满江红》,是中国古代的词牌名。满江红是一种浮水植物,秋冬时节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作满江红。在北宋时期,《满江红》主要被词人们用来写羁旅行役、闺怨闲愁,但是并未产生什么经典的词作。南宋时期,岳飞以《满江红》写抗金,于是名声大震。此后《满江红》就成为了中国第一爱国词牌名,历代以《满江红》写爱国情怀的词作数不胜数,而且名篇辈出。这些词都以岳飞的《满江红》为宗,形成了一个体系。本文就介绍一下从古到今的最出色的12首《满江红》。

1,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是南宋时期,中国著名的抗金民族英雄,该词大约写在1132年或者1134年,正是岳飞从事抗金期间。其上片主要写自己的功业未立,岁月不待的概况,可谓“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下片写家仇国恨,以及对自己的赤诚之心。全篇慷慨激昂,神完气足,响遏行云,是古代爱国词中的第一名篇。古人评价到“胆量、意见、文章悉无今古。”岳飞还有一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下。

2,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豪放词坛领袖,不过他写起婉约词来也让其他格律派的词人自愧不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满江红》就是婉约词的代表作。辛弃疾南渡江南后,郁郁不得志,“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在闲愁之余,辛弃疾就写下了这首《满江红》,写暮春时节的离愁别绪。全词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堪称佳作。词中的江南女子,是辛弃疾对于自己的政治形象的审美化和柔化创造。

3,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1219年前后,南宋已经走向了衰亡,词人当年正在鄂州、黄州一带,见到黄城州外赤壁矾,传说是三国战场,吊古思今,写下本词。词的上片缅怀赤壁之战,盛赞周瑜雄才大略。下片寻访遗踪,感叹兴亡,抒发忧时伤世之情。有人评价本词“豪情壮采,直逼苏轼,又集中之变调也。”

4,王清惠《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1276年,元朝大军攻破了杭州,南宋灭亡。之后三千宫女被俘虏北上,王清惠便在其中。在路过北宋故都汴梁夷山驿站时,王清惠感慨万千,遂在驿站墙壁上题这首《满江红》。上片写开封汴梁的前后变化,反映出了山河如旧,但是人事已变,江山易主。下片写个人的悲惨遭遇,将亡国之恨和个人遭遇结合,显得更加无奈。读之如聆三峡啼猿、三更啼鹃,酸心堕睫,难以为怀。晚清词家陈廷焯评价到:”凄凉怨慕,和者虽多,无出其右。”

5,文天祥《满江红·代夫人作》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王清惠《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一词在当时名满天下,而文天祥读了之后,觉得末句“欠商量”,于是以王夫人的口气,写下这首词。上片写宋亡后,王夫人的悲惨遭遇。下片回首往事,更添伤悲。文天祥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是词人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之和众宫娥共勉,穿云裂石之概。另外,文天祥还写下了一首《满江红·燕子楼中》,也用了《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的韵。

6,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萨都剌,是回族人,为元朝第一词人,其词风格豪强开阔,直追苏辛。词人萨都剌曾经和元文宗来到过金陵,当时自己正春风得意。如今,元文宗已经去世,而元朝的统治也开始摇摇欲坠。词人想到这些,无不感慨,于是以六朝衰亡为主题,写下了此词。全篇融情于景,多化用典故,但是却了无痕迹,显示了词人艺术之高超。褚斌杰在《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评论:古来咏金陵者,莫不兴盛衰荣辱之叹,王安石《桂枝香》如此,萨都拉《满江红》亦然。

7,文徵明《满江红·拂拭残碑》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词统》卷十二载:“夏侯桥沈润卿掘地,发掘出宋高宗赐岳飞手敕刻石。”文徵明见后感慨万千,于是作了这首词。上片追溯岳飞往事,写出了南宋险恶的政治斗争,其中“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让人颇有共鸣。下片写宋高宗和秦桧杀岳飞的原因,对历史进行了探讨,道出了这一千古谜团。沈际飞评价到:“《春秋》诛意。高宗于徽、钦不两立,亘古一眼。”

8,李叔同《满江红·民国肇造填此志感》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叶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作精卫鸟,雪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河山,英雄造。

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随后,1912年元旦节,中华民国成立,出现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此时的李叔同心血来潮,写下了这首能够和岳飞《满江红》一较高下的千古名篇。词的上半阕写革命志士为救国难,雪国耻,月夜看刀,闻鸡起舞,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决心报效祖国的豪壮气势。词的下半阕引荆轲、聂政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故事来暗喻革命党人徐锡麟暗杀安徽巡抚恩铭、黄兴暗杀广州水师提督李准,以及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武昌起义中壮烈牺牲的义士,歌颂其牺牲精神。最终对中国的未来展示了美好的憧憬。

9,秋瑾:《满江红·中秋》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这首词写于1903年中秋节,当时八国联军入侵不久,秋瑾目睹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和清朝的腐败,决定投降于革命事业。但是秋瑾的丈夫却无心关心国事,在这一天中秋节,秋瑾离家出走,投身革命,写下了这首《满江红》。其中的“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体现他的革命热情。这首词,可以说是古今女词人第一豪放词,和苏东坡、辛弃疾的词相比,也不落下风。

10,冯友兰:《满江红·西南联大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长沙大学等迁徙到了西南地区的昆明,组建为了西南联大。1938年7月,教育部命令各校呈校歌、校训。冯友兰就为西南联大写下了这首校歌《满江红》。“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之精神深深浸润入了校歌之中。校歌歌词精炼、典雅,始叹南迁流离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集中反映了联大精神,并表达了对中国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念。

11,郁达夫《满江红·三百年来》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这首《满江红》写于1937年9月。时值卢沟桥事变不久,日本正全面入侵中国。郁达夫从上海绕道宁波,杭州到福州,投入抗日宣传活动。处此祖国危亡之秋,诗人登上福州于山顶,凭吊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股怀古伤时,以古代民族英雄岳飞和戚继光的精神品格自勉自砺的民族豪情便油然而生,写下此词。

12,厉声教《满江红·浩浩长江》

浩浩长江,万里浪,挽澜击楫。同坐望,北楼钟鼓,哪堪别离。踏遍三山程门雪,勘明四海达摩壁。溯万象,何事主沉浮,观王气。

听晚唱,迎朝日。惜少壮,博奇志。叹青春豪放,笔端星驰。誉满六朝金粉地,此去天下谁相知?入梦里,明月照秦淮,长相思。

厉声教中国现代著名的外交家、国际法学家、教育家、诗词家,其作品编入《中国当代诗坛选藏》大典等典藏书籍。195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就读于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1956年,大学毕业之后,他将奔赴北京外交学院。在和南京大学离别之时写下了该词。整词大气洒脱,意象超然,用典巧妙,收放自如,自然流畅,堪称不可多得的长调佳作。词中处处激扬着风华正茂的书生意气,抒写了大时代里有为青年的爱国热忱和报国理想,非“为赋新词强说愁”之作可比,值得后人品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