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著名古董收藏家马未都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提出了质疑。按照马未都的看法,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假故事,他的证据是——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来看,宋朝人还烧不出可以让一个孩子掉进去的,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缸。另外,用来盛水的缸内外通常上釉,非常坚固结实,破坏难度很高,除非天生神力,否则别说七岁小孩,即使成年人也没有办法砸破。
但是,人家《宋史·司马光传》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司马光砸的并不是缸而是瓮,原文如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如果用现代语来讲述,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已经非常稳重,俨然一个小大人。他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喜爱得不得了,放学之后给家人讲一遍,就完全明白了其中的内涵。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放不下这本书了,甚至到了忘记饥渴,不管寒暑的程度。一天,司马光正跟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忽然有个小孩站到了大缸沿上,紧接着失足掉进了缸中的水里,别的孩子都把他抛下跑了,司马光却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于是水涌出来,小孩得救了。读到这儿,年轻的朋友们肯定会心生疑问:瓮是什么东西呢?要想打破它容易吗?司马光破瓮怎么变成司马光砸缸了呢?
瓮是一种腹大口小的陶器,用来盛放水、酒、粮食等。陶器是很容易被打破的,瓮也不例外。至于破瓮为什么演变成了砸缸,大概一是因为砸缸比破瓮读起来更响亮,而且司马光砸缸前后押韵,比司马光破瓮读起来更流畅;二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结实的缸越来越普遍,而脆弱的瓮越来越罕见了吧。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古代社会,瓮比缸窑更为常见,因为关于瓮的成语随手拈来,比如瓮中捉鳖、请君入瓮、瓮声瓮气、瓮牖绳枢、抱瓮灌园、饭囊酒瓮,而关于缸的成语却是凤毛麟角,好像只有一个“醯酱千缸”。关于司马光破瓮,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就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按照通常的说法,司马光是大宋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但是,他实际上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省光山县),时间是公元1019年。
司马光出生时,他父亲司马池正在光山做知县,他名字中的光字应该就来自光山这个城市。古人习惯以虚岁来计算年龄,而虚岁通常要比周岁多一岁,因此,古人心目中司马光七岁那一年实际上并不是他七周岁那一年,即公元1026年,而是他六周岁那一年,即公元1025年。那么,司马光公元1025年时还是孩子的司马光生活在哪里呢?答案可能是光山,但更可能不是光山。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先来看一看司马光父亲司马池在1025年前后的官场任职经历。根据《宋史》的记载,司马池在光山任职年满后,被他的上级光州知州盛度推荐到中央政府任秘书省著作郎,后出京监督安丰酒税,再后来又调到小溪县(在今四川遂宁市境内)任知县。然后在天圣三年(即公元1025)年,应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省今洛阳市)知府刘烨之邀任司录参军。如果司马光在1025年之前跟随父亲司马池离开了光山,那么司马光破瓮不可能发生在光山,但可能发生在京城开封、安丰、小溪和河南府府城所在地洛阳;如果司马光一家在1025年离开了光山,那么这个故事可能发生在光山,也可能发生在上述四个地方。
总而言之,司马光砸缸的历史真相是司马光破瓮,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公元1025年,发生的地点难以确定,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司马光的出生地是河南光山。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司马光在破瓮救人时表现出的临危不乱,急中生智的精神品质,正是因为此精神此品质,司马光小时候发生的这个故事才会从宋朝一直流传到现在,并且将继续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