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南隅全文翻译_日出东南隅行陆机翻译
《陌上桑》是汉代产生的有名的叙事诗,写美女罗敷桑园采桑,遇使君相邀共载,为罗敷所拒的故事。其拒绝使君的方式不是严辞,而是“盛夸其夫”。罗敷成了中国古代民间女子美丽、聪明、坚贞的形象代表。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唐诗人有子夜四时歌,其《春歌》是这样写的: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这首诗的脱胎于《陌上桑》,但是却是简单明快,把一个性格开朗,聪明伶俐的采桑女子的形象留给了我们。
《陌上桑》里的罗敷之美是深入人心的,但是诗中却无正面描写罗敷之美。
诗的开首,写的是自然之景,然而却是在呼唤与衬托,早晨的太阳从东南方向徐徐升起,和煦的阳光照耀着秦家的高楼,这里住着我们的主人公——罗敷。
罗敷是古代美女的代名词,自名为罗敷,说明这位秦家女子内心世界里的骄傲和自负。
罗敷并不是一只供人们欣赏的花瓶,她是一位喜欢养蚕的女子,常常到城南的桑园里去采桑。
罗敷不是普通的养蚕女子,但的“采桑城南隅”只是因为她“喜蚕桑”,采桑养蚕只是她的爱好而已。
罗敷是富家女子,采桑是她的行为艺术,且看她采桑的那个行派: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看看这行头,这打扮,这气派,非贫家女也。
到这里我们还无法判断罗敷是美女啊,尽管有了那么多的烘托,然而真人不露相,文字中并没有描写罗敷是怎样一个美人。
其实,《陌上桑》从头到尾都没有从正面描写罗敷美艳惊人的文字。
烘托,侧写,就是《陌上桑》的特点。
何以评判罗敷之美,且看:
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自然而然的,令我想起了王洛宾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她动人的眼睛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女人的美在哪里?在千千万万双男人的眼晴里!
真正的美不是在艺术家的灵感里,而是在无数普通人的眼睛里,公认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罗敷之美是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她的表情来体现的。
侧写是一种高超的文学表现手法,且看《红楼梦》中黛玉之美是可以从大俗人薛蟠的眼睛里去体现的:“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早已酥倒在那里。”真正的美是可以雅俗共赏的。
罗敷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养蚕女子,她的采桑养蚕更多的是喜欢,更精准地说,她的采桑是一种行为艺术。就如《红楼梦》中之黛玉葬花一样富有诗意。
你看看这位罗敷小姐的采桑行头,她像一位普通的养蚕女子吗?
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
秦罗敷是一位贵妇人,她之采桑城南隅只是一种排解寂寞,呼吸新鲜空气,亲近大自然的行为艺术而已。
美可以欣赏,但不是每一件宝贝都可以随手拿走的。
款款而来的太守,志高气扬的,他在美女面前停下来徘徊不前。他的徘徊不前并不是像那些少年和农夫一样的只是对一个美女的欣赏,他是有一颗贪心的,他看中了这个美人,而且志在必得,他认为自己有权有势,足可以把一颗明珠摄入怀中。
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
太守是简单明了,直入主题,面对这样一位强势的求婚者,罗敷是如何面对的是,诗的最精彩的部分就在这里。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
罗敷的聪明就在于不直接回绝,因为直接回绝会激怒对方,人家是有权有势的太守,所以她是盛赞自己的丈夫,从气势上压倒对方,让对方自觉地退出这场游戏。
这又使我想起唐诗人张藉的诗: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世界上最理性最聪明的大概还是女人。
陌上桑中罗敷的形象是鲜活的,并且在中国的文化舞台上不断地演绎,成为智慧女、贞洁女性的化身,受到民间的喜欢。
陌上花开迟迟归,美女罗敷姗姗而来,还是那么骄傲自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