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大全 > 好听的情诗古诗_最美的爱情古诗

好听的情诗古诗_最美的爱情古诗

句子大全2024年11月25日浏览次数: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表达相思的情诗我想你们特别熟悉吧。

说起情诗,在你年少之时,如果是女生,一定收到过男生或抄写或口占的情诗,作为男生,自然也会向心仪的女生递上一张小纸条,上面或是你精心炮制的小情诗,更多的是抄写古代人撰写的经典情诗。

的确,中国古代的诗人们、文学家们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歌,情诗自然也是不少,虽然不敢说每一首诗都读过,但这十数首诗歌是我认为最好的情诗,它们每一首都是情意绵绵,还有美好的故事传说。

第一首情诗:关雎

要说最熟悉的情诗,《诗经》上所记载的《关雎》,应该是可占一席之地,且理所当然的要排在首位。作为排在《诗经》第一篇的先秦古诗,虽然现在无法考证其地位的特殊性,但这首诗读起来依旧让人相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要表达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写诗之人既大胆流露了对于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又借雌雄有固定配偶的雖鸠来象征对于爱情的忠诚专一,更用琴瑟、钟鼓之声调谐和来比喻彼此情意相投。他对女方的要求,既着眼于仪表美,又重视心灵美;在“求之不得”的曲折时,对理想仍然抱有坚定的信心和美好的愿望,这有效地体现了古代较为正确而健康的恋爱观。

第二首情诗:子衿

排在第二位的还是《诗经》所记载的《子衿》一诗,但和《关雎》不同的是,这首诗是表达女子思念恋人的。相恋的两人才刚刚分开,女子就忍不住思念起男子了。不过,她在诗中也仅仅述说,她想起他那青色衣领的服饰,想起他用青色的绶带佩系着美玉而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住,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读到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我不禁又想起同样是《诗经》里的《采葛》一诗。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首写男子对于一个采集植物的女子的无限想念的相思之诗。全诗分三章反复歌唱,情意层层加深。采葛、采萧、采艾女子不是三个姑娘,而是同一个姑娘,因季节不同,所采集的植物也随之而异。时序的变换,可见思怀之长久。

一日不见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这是夸张的比喻;把这三者按时间的久暂排列起来,乃成了层递。由此表明男子对姑娘的情感越来越亲密,越来越浓烈,这就强化了想念迫切的程度。诗用的虽是“赋”的手法,但是赋中有比,直言不讳,能在简洁中见深情。《子衿》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大概也是表达这种深情之意的。

第三首情诗:华山畿

《华山畿》其实有二十首,这里我仅选了其中一句。《华山畿》是江苏省的传统民歌。属于南朝著名的爱情民歌集。相传当时有个女子,在哀悼为她殉情而死的恋人时,唱了一首歌。歌的开头一句便是这句惊风雨、泣鬼神的“华山畿”,后来用它作为歌调的名称。

奈何许,

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女子无法摆脱初恋时相思的烦恼。她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办啊!天下的人那么多,而我之所以感到如此空虚,只是为你一个人啊!

这首诗在抒情手法上,采用直率的咏叹和夸张的衬托对比。“奈何许”一声长吁,情绪万于,回肠荡气;又以天下无限之人来衬托出心中所想念的唯有一人。三句话,就她一往情深的相思之苦和倾情不二的纯洁感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如果现在有女子对男子钟情,用这句话表达的话,就会多许多许多浪漫了。

第四首情诗: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西,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情诗。不过我经常把“东边日出西边西”背诵成“东边日出西边雨”了,今天仔细阅读之后才发现这么一个大错误。

竹枝词,原为古代巴渝地区的一种民歌,可以边歌边舞,并以笛鼓伴奏,歌词内容多有男女恋情,在民间广为流行。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时,依调填词,拟写了十多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情诗非常著名,描写一个青年女子在恋爱过程中的一段心理活动。杨柳送青,江水上涨,怀春的女子忽听得江面飘来一阵歌声,那是她所爱的人唱的。可是,歌声里的情意总是叫她猜摸不透:是他真情传递,还是她自作多情?

“东边日出西边西,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两句双关隐语,明写天气,暗指爱情,不独写景真实,又且谐音巧妙,准确地写出了女子对爱情担忧、希望、期待等等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

第五首情诗:无题

第五首情诗虽然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做。不过其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句一直被恋爱中的男女经常引用,只要两个人相视一笑,“心有灵犀一点通”便脱口而出。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情诗追叙头天夜里在宴会上和意中人相会的情景。一开始先点出相会的时间、地点,这是必须保留在记忆中的,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会面。紧跟着用生动的比喻,抒写身不由己的幽怨和心有默契的安慰,这里有现实和想望的矛盾,有酬答和情爱的交织。而这复杂难言的情思,全被乱哄哄、闹嚷嚷的灯红酒绿世俗气氛包围着。

之后描写的宴会场景和所抒发的情思,形成了鲜明的反衬,更显示出爱情的高洁和环境的阻隔。这种淹没在酬宴戏乐之中的只有两心相知的会面,居然延续了整整一夜,直到听鼓应官、走马益台,方告结束。可以这样说:这是一次利用合法场合进行的长夜幽会。

第六首情诗:子夜歌

古代情人之间互赠信物,往往有所寄情寓意。不像现在的年轻人,2月14日情人节要送,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也要送;到了3.8女人节还要送,就是一个仅表示“我爱你”的5月20日也要送礼物。礼物送来送去的,却失去了礼物的“寄情寓意”了。

依赠绿丝衣,郎遗玉钩子。

郎欲系侬心,侬思着郎体。

这首《子夜歌》写的就是对所赠信物寓意的解释。男赠玉钩子是想钩子钓住东西那样赢得女方的爱情,女赠绿丝衣是希望象衣裳穿在身上那样和男方结合在一起。你有情,我有意,双方对爱情的心迹皆可在所赠信物中看出。诗人把双方的这种心迹借女方的口吻表达出来。许中流露的感情是坦率而纯朴的。

第七首情诗:《闺意》

严格说来,这是一首“暗意”诗,就是诗面描写的是一种意思,但其实暗中隐含着另外一层意思。作者朱庆余因考试临近,就写了这么一首诗献给当时的爱推荐人才的朝廷官员张籍。这首诗的比拟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以新娘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姑比主考,征求张籍的意见,自己的文章是否合乎时式?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但是,如果就诗论诗,它其实是一首描写新婚大妇的次爱之作。这是一个意境优美的特写镜头:在红烛通明的新房里,为了到堂前去拜见公婆,新娘梳妆已毕,坐等天明,但对自己明艳的新妆还不放心,又对着镜子低声问夫始:“画眉深浅入时无?”这含情脉脉的有声画面,把初婚女子待见公婆的紧张悄绪、带点羞涩的爱美心理,连同对丈夫的信赖、柔情,表现得十分恰切而生动。

第八首情诗:无题

第八首情诗还是一首无题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之手。这其中的前四句我想很多人不但会背诵,有的人说不定还能唱起来。这便是台湾艺人徐小凤所唱的《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乌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生动传神地抒写了男女之间的离情别恨的脍炙人口的诗。先写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却从相见难起笔,因为假如相逢未远,近会不难,则分别自然也无所用其“黯然销魂”了;只有暂见之确乎不易,故而长别之尤为难也。

写相见之“难”,正加强了“别难”的分量。其写春风无力百花凋残,则不仅点出离别的季节,而且渲染了离别的悲苦情绪。接着用“春蚕”的比喻来形容缠绵不断的相思,用“蜡炬”的比拟来描写无比伤心的别恨,读来形象鲜明,感情强烈,诗味浓郁,堪称自古言情之名句。

第九首情诗:长干行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两个成语我们经常用来形容两个人从小认识,长大后成为恋人的。但这两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是有很多人知道。这便是下面要介绍的李白的《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这首拟乐府之作,以一个少妇的口吻娓娓道来,主要抒写对远行不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但在写法上,与一般的怀远之作不同。全诗一共三十句,却用十四句来叙述自己和丈夫从孩提时代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直到结为夫妇、互相誓愿生死不离的爱情经过,这自然是追忆往日的爱情。

看上去似乎和丈夫远行之后的离情关系不大;实际上这种甜蜜幸福的回忆,恰恰是别后孤独相思无法排遣的内容,同时也更加衬托出离情别恨之痛苦。

第十首情诗:《题都城南庄》

最后一首诗来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崔护在京都应试的时候,在春天的时候一个人去南郊春游踏青,来到一个村庄,因为口渴去村子里找水喝,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女开门给他送水,还倚在桃树下含情脉脉地看着。第二年,崔护又来到这个地方,发现风景还是一样的优美,但那美丽的女子却不知去了哪里。于是便在人家门上题了这首诗。

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的确是一首美妙的爱情诗。说它美妙,当然不单单是它写出了“人面桃花”的佳句,摄下一个娇艳明媚的女子的倩影,给人们以生动美好的印象;更主要的还在于: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抒写出对这位艳如桃花的姑娘动人的怀念之情。

同是清明时节,同是此门之中,同是桃花春风,所不同的就是“人面不知何处去”。通过对比,得出三同一异。而因为有此一异,便使三同皆空,追忆这既已失去的美好事物,怅惘之情也便油然而生。

我们的古代文学家们关于爱情的诗词还有很多很多,基于篇幅原因,就遴选了这十首爱情诗。而把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放在最后一首,并不是因为它比较压轴,而是现在正是春光美好的季节,我们可以去郊外田野里踏踏青,或许可以遇到自己的“人面桃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