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作品有哪些_郭沫若的主要作品诗集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
—郭沫若
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上,我们学过鲁迅明澈深沉的杂文、也看过朱自清真挚清幽的散文、还读过老舍朴实无华的小说。
他们的作品,之所以会被选入语文课本,完全是因为它们不仅让学生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还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说,“立德树人”是入选教“材”的主要目标。
而提起“立德树人”,自然也少不了郭沫若的作品。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4篇郭沫若的作品。这说明,无论是文学性,还是思想高度上,郭沫若的作品,都非常具有学习的价值。
既然作品“三观正”,人品也不会差吧?
而事实上,郭沫若的人品,却被人诟病了N年。鲁迅先生就带头损他是“才子加流氓”。
我们都知道,郭沫若先生出名很早,身负不世之才,是当之无愧的“才子”。那“流氓”一说,又是为何呢?
这就要从郭沫若先生“混乱”的情史说起了。
图丨郭沫若、于立群与孩子们
1912年,郭沫若20岁,在父母的包办下,与22岁的张琼华结了婚。彼时的中国,刚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封建留下的糟粕,尚且还在人们心中留存。那个时候的婚姻,还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所以,不光是郭沫若,鲁迅、徐志摩等人,也都曾被迫接受过父母的“包办”。“三书六礼”后,婚礼择吉日举行。
眼看着锣鼓响、旌旗升、花轿来,郭沫若的心里,却掀不起一点涟漪。他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像一只没有情感意识的机器人。张琼华是父母帮他选定的妻子,大婚之前,他们素未谋面。
锣鼓声越来越大,闹闹攘攘的人群,也将小小的花轿围了个水泄不通。轿落帘起,一只穿着绣花鞋的小脚,迈了出来。郭沫若撇了撇嘴,在众人的起哄下,向前挪了几步,接过张琼华的左手,举足跨过了火盆。
拜堂、敬茶、开筵席、谢宾客一气呵成,门前大红灯笼高高挂,屋内双喜福字贴满墙,郭沫若却叹了一口气。
图丨民国时期婚礼场面
后来,郭沫若在《黑猫》中,一边将张琼华戏谑为“黑猫”,“交定要白猫,打开口袋却是黑猫。”一边又反省道,“我一生如果有应该忏悔的事,这要算是最大的一件。”
推门走进洞房,掀开张琼华的红盖头,一张平庸的脸,映入了郭沫若的眼帘。张琼华低眉垂目,面颊羞红,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与丈夫对视。看到的却是郭沫若眼里的惊恐和嫌弃。
那一眼之后的68年,张琼华都过上了“守活寡”的日子。
郭沫若离开张琼华,独自去了日本后,有人说他对原配过于“薄情”。后人在解读时,也将他与“渣男”,建立了联系。
因为张琼华太痴了,而她卑微的爱,也着实令人心疼。
郭沫若走后,张琼华代替丈夫,陪伴着公婆、蹉跎着岁月。知道郭沫若在日本再婚生子后,张琼华没有怨,也没有恨,只是一个人默默在凉夜里流泪。
图丨张琼华与婆婆
1939年,郭沫若带着于立群回家,张琼华连上前打招呼的勇气都没有,她一个人默默站在角落里,目光盈盈闪动。
然而,爱情就是这样,任凭你的心波涛汹涌,不爱就是不爱。张琼华的存在,就像是封建残存的“毒瘤”。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郭沫若,无论如何对她也爱不起来。
事实上,郭沫若也曾想放张琼华自由,向父母提出过解除婚约,只是父母太过固执、张琼华又太痴情,这才不了了之。
独自离家在日本生活的郭沫若,内心是寂寞且空虚的。1916年,郭沫若在东京圣路加医院,遇到了与自己有相似遭遇的佐藤富子。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写信给佐藤:
“我在医院大门口看见您的时候,我立刻产生了就好像是看到圣母玛利亚那样的心情,您的脸放出圣光,您的眼睛会说话,您的口好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您!”
佐藤富子第一次收到这样浪漫又露骨的告白,她因郭沫若的勇敢,和坦白而感动不已。佐藤是名门望族之后,21岁那年,佐藤的母亲,为她订下了婚约。佐藤与郭沫若一样,接受不了母亲的“包办”,便愤然离家,在东京圣路加医院做了一名护士。
图丨郭沫若与日本妻子和孩子
会与一位年轻华人产生感情,佐藤在遇到郭沫若之前,完全没有想过。尽管她知道父母不会允许她与华人相恋,但她为了爱情,还是选择了义无反顾。只是她没有想到,“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的魔咒,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与郭沫若结合后,佐藤有了中国名字“安娜”。她很喜欢这个名字,更愿意为了这个名字,过清贫的日子。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安娜却甘愿为了郭沫若的学业,承担起所有的家务;也愿意为了郭沫若生儿育女,绵延子嗣。
在一起的21年,安娜为郭沫若孕育了4儿1女。1937年,因为“抗日战争”,郭沫若不辞而别。日本当局得知后,暴跳如雷,迅速对郭沫若的住所进行了排查,并逮捕了安娜。
安娜爱得太痴,据说,她在狱中宁愿忍受着“非人一般”的折磨,也不愿将孩子的国籍改为日本。出狱后,她一个人辛苦劳作,养活着孩子们,一句埋怨也没有。后来,安娜更是加入了中国国籍,并将儿女,带到了大连。
图丨日本人的折磨还原
安娜一个人爱得那般浓烈,郭沫若却急于与她划清界限。甚至在回国后不久,无缝衔接地娶了于立群。
于是,在安娜身上,郭沫若再次成了“始乱终弃”之徒。原本他可以与妻子好好告别,可他偏要不告而别,多年来还不闻不问。
事实上,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不久,郭沫若一家就被日本宪兵暗中监视了。郭沫若肩负着抗日的重任,在众目睽睽下,想要携带妻儿一同逃走,是不可能的。
另外,对郭沫若来说,安娜或许是他人生中的“污点”吧。
他是“抗日英雄”,又怎能有一位日本妻子呢?纵然满心愧疚与不得已,也只能托人抛下一句:“一切都是战争的错”。
不过,他也并非对安娜不闻不问。托人照顾也好,寄送抚养费也罢,郭沫若都做过。
前有“包办婚姻”,后有“民族冲突”,郭沫若对于前两任妻子,并没有“据说”那般薄情,在“有情可原”的背后,有的只是愧疚和无奈。
然而,与于立群、于立忱姐妹的相遇,却坐实了他的情史“混乱”。
图丨于立群、于立忱姐妹
1984年6月15日,一篇来自于谢冰莹的《于立忱之死———是郭沫若害死她的》的文章,被发表在了台湾《联合报》上。彼时的郭沫若和于立忱,早已仙逝。谢冰莹成了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于是,郭沫若玩弄于立群、于立忱姐妹,于立忱不堪羞辱,做完人流后,自杀身亡的流言,便不胫而走,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谢冰莹以于立忱闺蜜的身份,在文章中实锤郭沫若的“渣”。有前两次的“始乱终弃”,谢冰莹这次的爆料没费劲,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那个年代,要是有“朋友圈”,肯定会被这个消息刷爆。
就在舆论一边倒地为于家姐妹抱不平时,知情人林林看不下去了。林林是新闻记者,与于家姐妹是好朋友。
林林没有直接评判郭沫若“渣”与“不渣”,他只是提出了2个问题,让吃瓜群众们自己琢磨。
第一,于立忱病重时,为何没有住在谢冰莹这个闺蜜家,而是住在了男性朋友林林家?
第二,于立忱的葬礼,闺蜜谢冰莹为什么没有出席?
这两个问题抛出来后,谢冰莹与于立忱的关系,立马就清晰了。
谢冰莹和于立忱的关系,根本就不像前者说得那般亲密。既然没那么亲密,于立忱又怎么会告诉她如此私密的事呢?
难道是陌生人更有安全感?还是被“祥林嫂”附体了?
我觉得这个,你可以自己品……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是假的,谢冰莹干嘛要泼脏水给郭沫若呢?
这就要从1927年说起了。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后,郭沫若文辞犀利地写了一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并发表在了《中央日报》上。
蒋介石见文后,气得跳脚,随即发表了一篇声明,把郭沫若归为了“国民党的通缉犯”。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在陈布雷的求情下,尽管蒋介石解除了对郭沫若的通缉,但梁子还是结下了。
根据网络上的版本,在《于立忱之死———是郭沫若害死她的》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大力歌颂了蒋介石。还特意强调了“堕落文人”郭沫若,不为蒋介石所用,讽刺了他的“不识抬举”。
图丨毛泽东与郭沫若等人合影
由此可见,这是一篇带有“立场”的文章,目的就是为了抹黑共产党员郭沫若。“三人成虎”,在大家的宣扬下,郭沫若“渣男”的形象从此深入人心。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场蓄意的歪曲罢了。
事实上,于立忱是个“身世不幸,有抱负、有志向却得不到施展”的爱国青年。她的壮志难酬,从她的《咏风筝》中便可看出:“碧落何来五色禽,长空万里任浮沉。只因半缕轻丝系,辜负乘风一片心。”
所以,于立忱的自杀,与郭沫若无关,更与情无关。
而郭沫若对于立忱,无非是感其身世,忆起往昔罢了,所以才会和词《断线风筝》:“横空欲纵又遭禽,挂角高瓴月影沉。安得姮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
没想到,这样的一个“交集”,竟成了有心人士歪曲郭沫若人品的素材。
图丨周恩来与郭沫若合影
邓小平曾这样评价郭沫若:“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可见国家领导人,对郭沫若的人品,还是相当认可的。
“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很多事情,并不是表面的样子。所谓“无风不起浪”,也并不尽然。
有人说,“不实的‘谣’能够‘传’,就反映出某种时代的认知,应予足够的尊重。”
而我却想说,过去如此,现在亦是一样。人常常会先入为主地因一些“谣言”,而否定一个人,或是歪曲地理解一件事。
所以,不要人云亦云,学会独立思考真的很重要。凡事尊重事实,多问几个“为什么”,不盲从地跟风,是郭沫若被误解事件,留给我们的最大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